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

1021222新店-碧潭、和美山、和美煤礦

碧潭位於新店溪畔,日治時期曾入選台灣八景十二勝,碧潭旁的大笨山又名和美山,以山形似畚箕而得名,和美煤礦位於和美山下,利用新店溪駁船運煤,自大正5年(1916)起即由篠崎長太郎設礦權開採,礦場沿革共有芊蓁湖炭坑、協義炭礦、德安炭礦、和興炭礦、新店炭礦、和美煤礦等名稱,開採至民國55年收坑。

近期天氣又溼又冷,連下十多天的雨,很久沒見到太陽露臉,也沒機會到戶外活動,早上還在下雨,過午突然雨停,邀小羊到碧潭健行,但敘述行程時,她聽到爬山及礦坑這兩個的關鍵字,立即打退堂鼓,雖然提出多項優惠措施,但仍不為所動,只好自己外出放風。

碧潭

新店捷運站出口即是碧潭,交通相當便利。碧潭位於新店溪中游的河道,此處是溪流從山區進入平原的出口,流速緩慢,潭碧水深,湖光倒影風景優美,故於昭和2年(1927)時被台灣日日新報票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,右岸為小獅山延伸下來的河階地,左岸則是和美山的斷崖峭壁,故開闢之初被稱為「獅山邊大潭」或「石壁潭」。

和美山

清乾隆年間郭錫瑠從新店溪開鑿瑠公圳,引水供農田灌溉,其長子郭元芬承其志,為提高新店溪水位以利取水,故建造竹蛇籠的攔水壩,此舉不僅解決引水問題,也讓水源常保充足形成深潭,清末新店鄉紳蔡玉麟與友人聚會時,以此地湖光山色創作詩詞,內有碧潭一詞,因而流傳下來取代舊名。

碧潭吊橋

現今碧潭之上共有碧潭吊橋、北二高碧潭橋與碧潭大橋等3座橋樑,最初往來新店溪兩岸依靠擺渡,交通不便,因此由當時文山郡新店庄的助役賴雲發起建橋,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吊橋,歷經一年施工於昭和12年(1937)啟用,長約200公尺,寬3.5公尺,造型優美,有長虹臥碧波的美名,初期人車均可通行。

碧潭三橋

由於人口增加,民國43年為解決吊橋負荷,因此在下游1公里處興建一座浮水橋,吊橋也因為使用多年機件老舊有安全疑慮而必須重建,故於民國89年完成原貌整修,原本橋中央有個分隔島,整修後取消分隔,橋面變得寬闊許多。

北二高碧潭橋

浮水橋於颱洪時期常遭淹沒,為解決當地交通問題,故民國59年另建鋼筋水泥的碧潭大橋,民國61年完工,民國89年動工拓寬為6線道,民國90年完工通車。北二高碧潭橋在碧潭大橋與吊橋之間,民國79年9月20日開工,民國86年8月北二高局部通車後正式啟用,雖然圓弧長拱大跨距的橋體造型優美,但體積龐大,阻擋碧潭吊橋眺望新店溪下游的視野。

和美山步道口

和美山步道位於吊橋旁,入口處為木門,由石砌的迎賓步道拾級而上,兩側燈箱鑲嵌許多碧潭的舊照片,讓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,出廊道後進到樹林內的木造迎賓平台,一下子由人聲鼎沸熱鬧的碧潭橋頭,突然變為幽靜的山林,氣氛瞬間轉換。登山步道分成藍線的水岸步道與綠線的親山步道,水岸步道適合情侶賞景,親山步道適合健身。

碧潭樂園建築

步道保存相當豐富的山林生態環境,沿途遺有許多廢棄的水泥建築物,這裡曾是碧潭樂園的舊址,民國70年代紅極一時,由幸福水泥所經營,內部設置摩天輪等遊樂設施,規模相當龐大,搭配碧潭的山光水色,遊客如織,只不過後來經營不善,據稱在民國79年以後便收攤,猜測可能中南部大型遊樂園陸續闢建及北二高碧潭橋興建有關,影響樂園生意。

和美山頂

大笨山因碧潭左側的山形似畚箕,故早期稱為大畚箕山,簡稱大畚山,可能是傳寫時才變成同音字的大笨山。山體位於新店碧潭的西側,故又名碧潭山,山下有彰化和美人林秀卿設立的和美煤礦,所以也稱為和美山。其海拔153公尺,埋有一顆1005號三等三角點基石,山頂設有觀景台,周邊的樹木已被剷除只剩草皮,毫無遮蔽,可俯瞰碧潭,遠眺大台北盆地。

灣潭及直潭淨水廠

登山步道僅鋪設至大笨山頂,前往和美煤礦可以由山頂先退回至樂園中間的岔路口,再循著左側的步道下至灣潭。山頂沿稜線直行則是一般泥土路的山徑,雨後山色清新翠綠,和美山另一側新店溪蜿蜒繞過直潭淨水廠,這一側屬於青潭水源保護區,下山路況有些黏膩溼滑,坡度較陡峭。

格仔嶺路

山徑出口位於和美山與灣潭山之間的鞍部,為灣潭路連接金龍路之格仔嶺路,早期直潭居民前往新店,需先從直潭渡搭渡船過溪,再越過此嶺稱為過嶺,台語諧音稱為格仔嶺路。出口右側轉處有座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,即是直潭居民拓寬此路並配合日皇太子行啟台灣盛典,而特別立碑紀念。

灣潭路往和美煤礦

格仔嶺路直行接到灣潭路,中途左側有條小徑通往和美煤礦,此路可能是屈尺道的一部分,起點在和美煤礦坑口附近的渡口,沿山壁一路經灣潭下埔聚落,到小粗坑渡口,搭渡輪到對岸,再至屈尺,古道的起點設立屈尺道的石碑作為紀念,目前石碑在某戶民宅內的石壁上,石碑在被發現後,因為誤解而導致碑文被破壞,相當可惜。

福德廟與萬善堂

巷子的盡頭處是間白色的民宅,旁邊靠山壁的地方有間紅色屋頂小廟,左右分別供奉福德正神與萬善堂的牌位,此處鄰近和美煤礦,福德正神保佑礦工採礦平安,萬善堂則是收容無主骸骨,集中祭祀的地方。

灣潭小九份礦場聚落

萬善堂旁有數間沿山勢而建的木造或磚造建築,中央為階梯步道貫穿,早期為和美煤礦工寮,礦業興盛時期曾有灣潭小九份的美譽,但隨著礦場歇業,人口外移,木造建築多腐朽塌陷,磚房也早已人去樓空,不復往日榮景,此步道往上可通往和美山頂。

木造工寮

和美煤礦坑口位於私人土地範圍內,最外側設置圍籬無法進入,內有惡犬看門,礦場在新店溪畔,山壁到溪邊這塊大面積的腹地為礦場作業區域,曾設置事務所、福利社、洗煤場、置物間及燒茶間等等,不過大部分的建築物已經拆除,改由菩薩佛像取而代之,坑口尚存,為防止閒雜人進入坑內發生危險,停採後圍起鐵欄杆,坑道內部也已崩塌。

和美煤礦礦場

和美煤礦礦區號碼礦業字798、301、302號,台濟採字第1111號,礦區面積227公頃44公畝32公厘。其中礦業字301號,原礦字1403號,礦區面積9公頃97公畝55公厘,礦業字302號,對照日治時期為礦字3086號,礦區面積11公頃23公畝83公厘,礦業字798號,原礦字2783號,礦區面積48公頃29公畝20公厘。

很凶的看門狗

原礦字1403號於大正5年(1916)12月由篠崎長太郎設定礦權,面積30,176坪,礦區所在地為安坑庄芊蓁湖、直潭庄大坪林庄,大正9年時鑛山名稱為芊蓁湖炭坑。芊蓁即芒草,芊蓁湖位置在永業路往新潭路附近一帶山谷,因叢生芊蓁而得名。篠崎長太郎最初經營青潭炭坑,但產量少較早收坑。

佛光普照

昭和7年(1932)1403號礦權移轉予吳水源等人,昭和8年礦業人為吳水源、林陳土,代理人鄭有義,昭和9年(1934)鑛山名稱為協義炭礦,昭和11年再更名為德安炭礦,礦業人不變。昭和15年礦業人異主為廖和,礦山更名為和興炭礦,昭和17年更名為新店炭礦,礦業人除廖和外,另增加坂本貞、坂本幸。

礦場內的兩棵大樹

原礦字2783號於昭和8年7月由張龍蘭設立權礦,礦區面積201,776坪,昭和13年併入東洋炭礦,礦業人胡知頭,昭和17年礦業人不變,但已無礦山名稱。原礦字3086號於昭和14年10月由郭王、簡呆設立礦權,面積33,996坪。昭和15年成為和興炭礦分坑,礦業人為郭王、廖和,昭和16年以後則與原礦字1403號和併施業,礦業人為廖和,昭和17年礦業人為廖和、坂本貞、坂本幸。

礦場緊鄰新店溪

日治時期產量如下:
礦場名稱年度產量
大正6年800,000斤
大正7年1,300,000斤
大正8年1,700,000斤
芋蓁湖炭坑大正9年2,400,000斤
芋蓁湖炭坑大正10年850,000斤
芋蓁湖炭坑大正11年1,700,000斤
芋蓁湖炭坑大正12年840,000斤
芋蓁湖炭坑大正13年
芋蓁湖炭坑大正14年
芋蓁湖炭坑大正15年無產量
無名稱昭和2年500,000斤
芋秦湖炭礦昭和3年1,300,000斤
芋秦湖炭礦昭和4年無產量
芋秦湖炭坑昭和5年無產量
竽蓁湖炭坑昭和6年無產量
無名稱昭和7年無產量
無名稱昭和8年無產量
協義炭礦昭和9年431瓲
協義炭礦昭和10年1,182瓲
德安炭礦昭和11年906瓲

和美煤礦坑口下方的礦場建築

民國37年3月原礦業者廖和將和興煤礦礦區原第1403與3086價讓與林秀卿,改為礦業字第301、302號礦區開採斜坑,林秀卿據說是彰化縣和美鎮人,故礦場命名為和美煤礦。民國39年3月由胡雨順承讓礦業字第798礦區,民國45年5月礦業字第798號礦區贈與國防部軍人監獄18公頃86公畝34公厘,台濟採字第1112號,民國50年5月1日設立和美煤礦股份有限公司。

運煤的渡口

該礦煤種為普通燃料煤,開採中部系統石底層煤層,上煤層厚66公分,本煤層厚40公分,煤層皆急陡,多傾斜80度以上,走向52度東,該礦有主斜坑一坑,又斜坑一坑,坑道拓有本卸,傾斜25度,沿岩鑿進200公尺,遇煤後,復沿煤層掘進270公尺,為主要出煤巷道,另於本卸上邊20公尺處,拓有連卸,總長380公尺,為出風井之用。

和美煤礦位於和美山正下方

本卸坑內分開片道,採取上層及本層煤炭。上層煤採用房柱採煤法,下層煤用長壁法採煤,皆以人力手鎬挖煤,井下採煤效率為2.5工/噸,井上井下採煤總效率為4工/噸,支柱效率為15才/噸。設有50馬力捲揚機一台,30、20及2馬力排水機各一部,15馬力抽風機一台。

位於山壁下方的和美煤礦

照明用電燈230個,變電設備共計120KVA,井下運輸有0.6公噸台車80輛,由各坑道輕軌推送,地面運輸利用9艘木船,大船容量4公噸,小船容量2.5公噸,每日運輸量90~150公噸,運往0.6公里外的新店車站集散,藉由萬新鐵路輸出,該礦採包工制度,每日工作8小時,共有工人27名。

和美煤礦坑口

和美煤礦於民國53年3月7日發生坑內自燃瓦斯爆炸災變,造成1死8傷。事發經過為7日有11名礦工在西三片坑內工作,下午4時30分其煤層突然引起自然燃燒,產生瓦斯爆炸,導致高萬源(40歲)葬身坑內,方聰明(30歲)、蔡照和(38歲)2人重傷,詹有全(41歲)、詹太平(32歲)、林文池(42歲)、劉金勝(40歲)、陳銀進(25歲)、高銘福(30歲)等6人輕傷,其中2名礦工及時逃出未受傷。

和美煤礦牌匾

有關當局檢查該礦安全設施後,認為礦方應負責任,下令發火坑道封閉,礦方指出除依照規定封閉坑道外,該礦主任高子成於4月8日上午8時在同一坑道另一面再封閉一次,晚上9時30分高銘清(20歲)、游新發(36歲)、吳勝來(33歲)、李宗鍔(41歲)等4人下坑檢查坑道封閉情形,不久即發覺坑內空氣非常惡劣,且有頭昏嘔吐的中毒現象,隨即快步跑離坑道。

和美煤礦坑內

約跑出40餘公尺,高銘清、游新發、吳勝來等3人昏迷倒地,李宗鍔掙扎逃出呼救,其他礦工聞聲下坑搶救並送至醫院救治,李宗鍔經急救後脫離危險,其他3人則於深夜11時不治死亡,後來經過檢查並無瓦斯突出形跡,可能是3月7日的瓦斯爆炸災變後,該餘火僅作層層固封,可能煤層內仍在燃燒,而肇致3名礦工缺乏氧氣窒息致死。

坑內塌陷

和美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卿,公司核准設立日期為民國50年8月22日,登記地址新店直潭里灣潭路2號,營利事業項目為煤氣開採及運銷零售。產量民國51年24,227公噸、民國52年24,753公噸、民國53年16,028公噸。統計民國37年開採至民國55年收坑,19年期間總產量338,821公噸,年平均17,306公噸,公司登記於民國62年12月3日建三字第062159781號撤銷。

地母宮

草茅地母廟位於渡口旁,以茅草搭建成八卦的造型,內部供奉地母娘娘,地母為相對於天公的神衹,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,源自於對自然的土地崇拜,或稱為后土娘娘,主宰大地山川和五穀生長,同時也是墓地的守護神,原為男神,唐朝後受到陰陽哲學影響,才慢慢轉為女神。

龍鳳宮

龍鳳宮在草茅地母廟旁,廟門為圓形,內部主祀王母娘娘,或稱為瑤池金母。道教裡有無極五母的說法,有多種不同的組合,其中之一為無極老母、瑤池金母、地母至尊、驪山老母、九天玄女等神祇,此地出現兩間分別祭祀瑤池金母、地母至尊的廟宇,不知這中間是否有些什麼關連,有空再好好研究。

新店擺渡

新店渡渡口在草茅地母廟前方,一艘約可乘座十人的渡船,僅由一名船夫和一隻槳以人力擺渡,往來新店溪兩岸約百餘公尺的距離,搭乘一次僅20元,沒有嘈雜的引擎聲,船家輕鬆的搖槳,一葉扁舟緩緩飄過碧綠的新店溪,別有一番悠閒怡然的趣味。

渡船

碧潭吊橋未興建的年代,往來新店溪兩岸需依賴渡船,沿岸曾設置多個渡口,新店渡於光緒7年(1881)設置,成為通往內山交通的重要樞紐。隨著橋樑的陸續興建,陸路取代水路,渡口的重要性也漸漸降低,因此轉為觀光用途,如今新店溪僅存這個渡口以人力擺渡,還保存著早年交通文化特色,相當難能可貴。

新店渡渡口

對岸渡口的右側有間開天宮,六層樓高的白色宮殿廟體緊貼著新店溪而建,好像有種隨時會滑到溪底的感覺,外觀看似龐大的水岸建築,因為蓋在斜坡的岩壁上,故實際可使用的樓地板面積大概不到一半,由於其建築突出新店溪,四週的景緻一覽無遺。

開天宮

開天宮主要的大殿位於最上層,中間樓層為廂房,大殿中間為盤古帝王殿,主祀開天闢地的盤古大帝,右側設恩主殿、仙公殿、太歲殿,配祀恩主公關聖帝君、仙公呂洞賓及太歲諸星君。左側則為媽祖殿、文昌殿、地藏殿,供奉天上聖母媽祖、文昌帝君、福德正神與地藏王菩薩,諸神像均以樟木雕刻。

盤古帝王殿

開天宮建廟源起於乾隆年間漳州人郭錫璢為取水灌溉台北盆地,在青潭溪口攔水築圳,集資號召工匠鑿石穿山,然而開圳時屢遭原住民侵擾出草,適逢瘴癘惡疾與天災,使得工匠無法專注於艱鉅開圳工程,為求工程順利進行,因此於乾隆16年(1751)闢建「開天盤古帝王祠」,期藉由盤古開天闢地的神力加持,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。開天盤谷帝王祠於民國50年重建,現今主體建築為民國72年開始擴建,民國74年完工,並易名為開天宮,原本的石雕盤古大帝神像與石牌移往大殿供奉,原祠則改祀地藏王菩薩,每年正月13-15為盤古帝王祝壽法會。

媽祖廟

盤古開天闢地有數種說法,其一傳說在盤古以前,天地融合一起呈混沌狀態,像個大雞蛋,經過漫長歲月演化生成盤古。他出生後掙扎著將這個混沌的世界撕開,他使勁讓氣團破裂,因而清氣上升形成天,濁氣下降成為地,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,地每天加厚一丈,將天與地慢慢分開,經過一萬八千年後,盤古軀體撐開天地達九萬里,而成為今日天地的樣貌。

碧聖宮

盤古長像有種說法是龍首蛇身,噓為風雨,吹為雷電,開目為晝,閉目為夜。盤古死後,頭部和身體四肢軀幹化為五嶽,眼睛化為太陽和月亮,呼氣化為風,聲音化為雷電,淚水和血管化成河流,肌肉變成泥土,頭髮和鬍鬚化成繁星,毛變成草木,牙齒和骨骼變成金屬和石頭,汗變成雨。由於盤古具有這種開天闢地的神蹟傳說,故特別供奉以利開圳。

瑠公圳引水石硐

開天宮廟方人員告知瑠公圳引水石硐因缺乏維護故未開放,在廟內繞了許久,並未發現通往最底下樓層的階梯,只好出廟宇,從下方抽水站旁的小路進入,穿越供奉媽祖的碧聖宮,終於來到最底層,現作為碧潭游泳會休息室的入口處,找到被鐵門深鎖的石硐,硐口僅比新店溪水位高數公尺,無法入內參觀相當可惜。

豹女

碧潭河岸邊的街頭藝人表演豹女,表情動作微妙微肖,靜止時有如雕像般不動,相當的逼真。濕冷的週末下午在碧潭周邊閒逛,見識到不一樣的碧潭風情。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1021222新店-碧潭、和美山、和美煤礦

沒有留言: